贛縣區(qū)大埠鄉(xiāng)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護規(guī)程
本規(guī)程適用于贛縣區(qū)大埠鄉(xiāng)小型農村集中供水工程(百噸千人及以下農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日常管理管護,本規(guī)程未作規(guī)定的內容,應按照現(xiàn)行國家標準或行業(yè)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
一、工程管理管護工作職責
各村應落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百噸千人及以下農村集中供水工程)的運行管理責任人和運行管護責任人,具體職責如下:
1、熱愛農村供水工作,認真學習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文件,刻苦鉆研業(yè)務技能,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工作紀律,愛崗敬業(yè),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
2、熟悉工程基本情況,按要求對水源、構筑物及設備日常運行情況進行觀測、檢查確保工程正常高效運行。
3、執(zhí)行維護檢修制度,按照要求進行日常運行維護。
4、做好水源保護巡察工作,發(fā)生水源水污染和水致傳染病等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安全事故時,應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查明原因,妥善處理。
5、做好農村供水工程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制止破壞工程設施的違法行為,做好物質保管工作。
二、運行管護維護規(guī)程規(guī)范
(一)水源地(每周巡視一次以上)
切實加強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地的巡查,落實水源防護措施, 保障水源地周邊無污水、無垃圾、無棄土等污染源。
1、發(fā)現(xiàn)水量不足時,及時向當?shù)卣ü芾?/font>部門)報告。
2、檢查水源地,如發(fā)現(xiàn)以下行為,應立即制止,并向當?shù)卣蜕霞?/font>相關部門報告。
(1)設置排污口
(2)向水體排放油類、酸液、堿液、劇毒廢液及其他污染水體的廢液。
(3)在水體清洗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車輛、容器。
(4)將含有農藥(汞、鎘、砷、鉛、氰化物、黃磷)等可溶性劇毒廢渣向水體排放、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5)向水體排放、傾倒工業(yè)廢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廢棄物。
(6)在最高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和岸坡堆放、存貯固體廢棄物和其他污染物。
(7)向水體排放或者傾倒放射性固體廢棄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的廢水。
(8)向水體傾倒船舶垃圾或者排放船舶的殘油、廢油。
(9)在水體進行產業(yè)化養(yǎng)殖,經營餐飲、娛樂項目。
(二)取水構筑物(每周巡視一次以上)
檢查格柵柵條與格網有無松動、變形、脫落等現(xiàn)象;應及時清洗漂浮物;及時清除泥沙。檢查閘(閥)門的運行狀況,按規(guī)定加注潤滑油脂,調整閥門填料,并擦拭干凈;格柵,格網、閥門及其附屬設備每季度檢查一次,長期開或關的閘(閥)門每季度開關一次,并進行保養(yǎng);取水口的構件、格柵、格網、鋼筋混凝土構筑物等每年檢修1次,并清除垃圾、修補易損構件,對金屬結構進行除銹防腐處理;
(三)凈水設施(每周巡視一次以上)
1、投藥設施。
(1)每次檢查投藥設施運行是否正常,儲存、配制、傳輸設備是否堵塞、泄露。
(2)檢查設備的潤滑、加注和計量是否正常,并進行清潔保養(yǎng)及場地清掃。
2、沉淀、澄清設施。
(1)觀察池內有無藻類生長,藻類繁殖旺盛季節(jié),應采取投氯或其他有效除藻措施,防止濾池阻塞。
(2)每年排空1次,對斜管(板)、支托架、混凝土池底、池壁,每年檢查修補1次。
3、過濾設施
(1)檢查濾池是否平整或受到污染,當濾料表面遭受藻類污染時,應將表面被污染濾料(約100mm厚)清除,更換新濾料。
(2)清洗周期為3~6月,根據(jù)慢濾池的進水濁度而定。
(四)輸配水設施(每周巡視一次以上)
1、輸配水管道
(1)檢查各類閥門有無卡阻、失靈、漏水現(xiàn)象,閥門井有無被埋壓、挖損,井蓋有無丟失、損壞等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2)每季度至少巡查1次管道的漏水、腐蝕、覆土、被占壓、地面塌陷、人為損壞和附屬設施運轉等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3)裝于管道低處的泄水閥應定期排除淤泥并沖洗;官網末梢的泄水閥應定期排水沖洗,每月至少開啟1次。
(4)每月至少對空氣閥檢查維護1次,及時更換易損部件。
(5)每年對金屬管線的外露部分進行防腐處理。
2、調蓄構筑物
(1)檢查清水池和高位水池池頂及周圍是否堆放污染水質的物品和雜物,池頂種植植物時,嚴禁施加肥料和農藥。汛期檢查清水池和高位水池四周排水是否通暢,防止污染。
(2)每季度至少巡查1次進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排水管有無滲漏、損壞或堵塞現(xiàn)象。
(3)每年清洗水池1次;每月對閥門檢修1次,每季度對長期開或關的閥門操作一次,水位計或水位尺檢修1次;每1~2年對池內壁、池底、池頂、通氣孔、伸縮縫和各種管件檢修1次,并檢修閥門,鐵件除銹涂漆;
(五)其他設施(每周巡視一次以上)
1、供水設備日常保養(yǎng)應由運行值班人員負責進行經常性的保養(yǎng)和除塵。
2、供水設備定期維護應由維修人員負責,每年進行1~2次專業(yè)性的檢查、清掃、維修、測試。
3、供水設備大修理應由專業(yè)檢修人員負責,大修周期應根據(jù)有關標準、設備使用說明書及實際運行狀況綜合確定。
4、裸露在外的金屬設備及附屬裝置應定期除銹涂漆,無腐蝕,基礎牢固。
5、應做好設備的防凍、防盜、防腐、貯存等措施。
6、機電、儀表和監(jiān)控設備應備有一定數(shù)量的易損零配件。
7、水泵機組的維護、保養(yǎng)和檢修宜符合?泵站技術管理規(guī)程?的規(guī)定,電動機應與水泵同時大修。水泵機組及其輔助設備每月應保養(yǎng)1次。停止工作的水泵機組,每月應試運轉1次。
8、電氣設備每年應檢查、清掃、維修和測試1次;繼電保護裝置應每年校驗1次。
三、凈水消毒規(guī)程規(guī)范
1、百噸千人藥劑消毒。配備凈化消毒設施的“百噸千人”集中供水工程,應規(guī)范水質凈化消毒,加強水質檢測,保障出廠水、管網末梢水消毒劑余量符合GB5749要求;如管網較長,應在管網中的加壓泵站、調節(jié)構筑物等部位補加消毒劑。未配備消毒設施設備的“百噸千人”集中供水工程,應配發(fā)漂白粉、漂粉精、次氯酸鈣片劑等成品消毒劑,安排專人定期投加。
2、分散供水定期消毒。對農村百人以下分散式供水工程,一方面要加強飲用水安全宣傳,做好小散工程衛(wèi)生防護工作,引導當?shù)鼐用裰蠓酗嬘茫涣硪环矫?,也可配發(fā)漂白粉、漂粉精、次氯酸鈣片劑等成品消毒劑,指導用水戶定期投加消毒。
3、成品消毒劑投加量參考表
消毒劑種類 |
建議消毒劑投加量 (g/m3) |
與水接觸時間 (min) |
有效氯含量 |
次氯酸鈣片劑 |
2-3(井水等地下水);3-5(河水等地表水) |
≥30 |
以有效氯含量65% 計 |
漂粉精 |
2-3(井水等地下水);3-5(河水等地表水) |
≥30 |
以有效氯含量60% 計 |
漂白粉 |
4-6(井水等地下水);6-12(河水等地表水) |
≥30 |
以有效氯含量25% 計 |
|
|
|
|
四、 水費收繳規(guī)程規(guī)范
1、 落實水費收繳工作。各村應按鄉(xiāng)級統(tǒng)一部署,按工程逐一細化目標任務,建立臺賬,明確收繳時間表并按期推進,按月或按季度收繳水費,逐一完成銷號。百噸千人及以下農村集中供水工程要實行“一戶一表”,實現(xiàn)裝表到戶、抄表到戶、計量收費到戶,由工程管護人(公益性崗位)認真做好水費收繳工作。
2、 合理制定水費價格。積極推行“節(jié)約用水、限量供水、協(xié)議定價”的原則:百噸千人及以下農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水價由鄉(xiāng)鎮(zhèn)、村組、受益農戶代表和管水組織等采取“一事一議”共同協(xié)商確定,水價不應低于運行成本,確保工程正常通水運行,確保人人有水用,對非居民用水或超額用水的用戶,應按照定量加價的原則收取水費。
3、強化水費監(jiān)督管理。各村要建立和完善水價、水費公示制度,由供水工程管護單位(管護責任人或經營者)按時公開水價標準和收支情況,增強水費征收的透明度,防止亂加價、亂收費。要充分發(fā)揮村紀委和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的職能作用,加強水費的使用監(jiān)督,防止亂挪用、亂開支,切實將水費用在供水工程運行維護管理范圍內,保障農村集中供水工程良性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