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嬌(1911~1993),女,田村鎮(zhèn)人。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1929年參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任江西省總工會婦女隊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屆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中央工農檢察人民委員部委員等職。紅軍長征后任游擊隊隊長。新中國成立后,任瑞金縣副縣長、瑞金縣第三、四、五屆政協副主席,1985年11月離休,1993年在瑞金逝世,享年82歲。
黃長嬌自幼家境貧寒,靠給地主做長工打短工糊口,住的是草棚,年幼的黃長嬌為分擔父母的負擔,跟著村里的男子漢外出做挑夫,賺錢活命。1929年,毛澤東、朱德率領紅軍轉戰(zhàn)贛南,到了贛縣,她第一個挺身而出,參加革命,時年19歲。
黃長嬌參加革命后,在紅軍的教育啟發(fā)下,干革命勁頭十足,每天走鄉(xiāng)串戶,發(fā)動群眾,深得政府和群眾稱贊,選舉她擔任鄉(xiāng)政府的婦女代表。1931年,組織上將她從贛縣蘇區(qū)調蘇區(qū)江西省委機關工作,擔任蘇區(qū)江西省委婦女運動委員會委員。常因工作突出,被時任省委書記的李富春夸為“婦女工作的模范”。
1934年10月紅軍離開瑞金開始長征。時因黃長嬌已懷孕,總部決定叫她留下打游擊。由于組織上沒有向地下黨組織做好交待,黃長嬌與組織上失去聯系。為了尋找游擊隊地下黨組織,黃長嬌等人歷盡艱辛,忍饑挨餓,闖過敵人道道封鎖,幾經周折,終于在瑞金白竹寨山村找到了縣委和游擊隊,并擔任了白竹寨區(qū)委書記兼組織部長。從此,開始進行新的艱苦的游擊斗爭活動。1935年初,國民黨對瑞金、寧都、會昌、于都蘇區(qū)進行殘酷的“圍剿”與燒殺,到處一片白色恐怖。黃長嬌和戰(zhàn)友們堅持在深山密林中戰(zhàn)斗,靠野菜、樹葉充饑。一天,黃長嬌率部轉移突圍,打散后與組織失去了聯系,她單身一人翻山越嶺尋找游擊隊,爬到一座高峰,又疲又饑實在走不動了,心一橫往山下滾,人到山下,已昏死過去。當她醒來,已被游擊隊救起。
不久,根據形勢的變化,瑞金地下黨組織決定,轉入地下活動,要她設法把糧食、油、鹽送上山去,保障游擊隊轉危為安??谷諔?zhàn)爭爆發(fā)第二年,黃長嬌化名黃水香,與武陽鄉(xiāng)石洞村陳貽勛結了婚,一直隱蔽到1949年8月瑞金解放。
瑞金解放的當天,一直秘密在當地堅持地下斗爭的黃長嬌、劉輝山等一批老同志,分別公開身份,找到縣委、縣政府領導,并把保存和收繳的槍支、證件、文件上交給組織,重新恢復了工作。1955年5月,黃長嬌當選為瑞金縣人民政府副縣長。1963年7月及1966年2月分別當選為瑞金縣第三、四屆政協副主席?!拔幕蟾锩逼陂g蒙冤受屈。1980年12月,70歲高齡的黃長嬌,繼續(xù)當選為瑞金縣第五屆政協副主席,1985年離休。幾十年來,她為瑞金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為黨、為人民孜孜不倦地忘我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她一生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淡泊名利,淡泊生活享受,為官幾十年,一直租住縣房產公司的舊民房。從她的身上充分體現了一個老共產黨員、一位蘇區(qū)老干部的風采。1993年她逝世后,瑞金市召開隆重的追悼大會,護送靈柩上山安葬時,當地群眾紛紛自發(fā)前來送葬,鳴放鞭炮,為這位備受尊敬的老人送行。